![]() 用於操作通訊設備的方法及裝置
专利摘要:
本發明涉及裝置以及用於操作通訊設備的方法。用於單個用戶、多用戶、多訪問和/或MIMO無線通訊的前導信號。採用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以生成從一個通訊設備發射到至少一個額外的通訊設備的信號。根據所需的操作模式,僅僅一種前導信號類型,或兩種或更多種前導信號類型可與給定的操作模式相關聯。當根據給定的操作模式進行操作時,可從操作模式的可用的前導信號類型中選擇前導信號類型。較佳的實施方式包括兩種分別的前導信號類型,一種前導信號類型用於具有應用在封包的開頭的發射波束成型權重的單用戶(SU)操作或僅用於開環SU傳輸,而另一具有多使用者(MU)特徵的前導信號類型用於SU波束成型和MU操作。 公开号:TW201301827A 申请号:TW101114813 申请日:2012-04-24 公开日:2013-01-01 发明作者:Ron Porat;Vinko Erceg;Jun Zheng 申请人:Broadcom Corp; IPC主号:H04L27-00
专利说明:
用於操作通訊設備的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總的涉及通訊系統,更具體地,涉及這樣的通訊系統中的長距離和低速率無線通訊的實現。 眾所周知,通訊系統支援無線和/或有線鏈路通訊設備間的無線和有線鏈路通訊。這樣的通訊系統在接入到網際網路的國內和/或國際蜂窩電話系統到點對點家用無線網路的範圍內變動。每個類型的通訊系統遵循一個或多個通訊標準進行構造和操作。例如,無線通訊系統可遵循一個或多個標準進行操作,所述標準包括但不限於,IEEE802.11x、藍牙、高級行動電話服務(AMPS)、數位AMPS、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碼分多址(CDMA)、區域多點分配系統(LMDS)、多路多點分配系統(MMDS)、和/或其變形。 根據無線通訊系統的類型,無線通訊設備,例如,蜂窩電話、雙向無線電、個人數位助理(PDA)、個人電腦(PC)、筆記型電腦、家庭娛樂設備等以直接的或間接的方式與其它無線通訊設備進行通訊。對於直接通訊(也被稱為點對點通訊)而言,參與通訊的無線通訊設備調整它們的接收器和發射器到相同的一個或多個通道(例如,無線通訊系統的多個射頻(RF)載波中的一個),並在這些通道上進行通訊。對於間接的無線通訊,每個無線通訊設備通過指定的通道與相關的基站(例如,蜂窩服務)和或相關接入點(例如,家用或建築物內的無線網路)進行直接通訊。為了實現無線通訊設備間的通訊連接,所述相關基站和/或相關接入點可通過系統控制器、公共交換電話網絡、網際網路、和/或其它廣域網路進行相互間的直接通訊。 參與無線通訊的每個無線通訊設備包括內置無線電收發器(即,接收器和發射器),或與相關聯的無線電收發器耦合(例如,家用和/或建築物內的無線通訊網路的網站、RF數據機等)。眾所周知,接收器連接到天線,且包括低雜訊放大器、一個或多個中頻級、濾波級、和資料恢復級。低雜訊放大器通過天線接收入站RF信號,並將其放大。一個或多個中頻級將放大的RF信號與一個或多個本地振盪混合,以轉換放大的RF信號為基帶信號或中頻(IF)信號。濾波級對基帶信號或IF信號進行濾波以使不需要的出帶信號衰減,從而產生濾波的信號。資料恢復級根據特定的無線通訊標準從濾波的信號中恢復原始資料。 還眾所周知的是,發射器包括資料調製級、一個或多個中頻級、和功率放大器。資料調製級根據特定的無線通訊標準轉換原始資料為基帶信號。一個或多個中頻級將基帶信號與一個或多個本地振盪混合以產生RF信號。在通過天線傳輸之前,功率放大器放大RF信號。 通常,發射器包括一個用於發射RF信號的天線,發射的RF信號由接收器的單個或多個天線接收。當接收器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天線時,接收器選擇這些天線中的一個來接收傳入的RF信號。以這種方式,即使接收器包括被用作分集天線的多個天線,發射器和接收器間的無線通訊也是單輸出單輸入(SISO)通訊(即,選擇多個天線中的一個來接收傳入的RF信號)。對於SISO無線通訊,收發器包括一個發射器和一個接收器。目前,大多數遵循IEEE802.11、802.11a、802.11b或802.11g的無線區域網路(WLAN)採用SISO無線通訊。 其它類型的無線通訊包括單輸入多輸出(SIMO)、多輸入單輸出(MISO)和多輸入多輸出(MIMO)。在SIMO無線通訊中,單個發射器將資料處理成發射到接收器的射頻信號。接收器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天線以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接收器路徑。每個天線接收RF信號,並將它們提供到對應的接收器路徑(例如,LNA、向下轉換模組、濾波器和ADC)。每個接收器路徑處理接收的RF信號以產生數位信號,將這些數位信號結合並處理,可重新獲得發射的資料。 在多輸入單輸出(MISO)無線通訊中,發射器包括兩個或多個發射路徑(例如,數模轉換器、濾波器、向上變換模組和功率放大器),每個路徑將基帶信號的相應部分轉換成RF信號,RF信號通過相應的天線發射到接收器。接收器包括從發射器接收多個RF信號的單個接收路徑。在這種情況下,接收器利用波束成型技術將多個RF信號合併成一個信號以進行處理。 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無線通訊中,發射器和接收器都包括多個路徑。在這樣的通訊中,發射器利用空間時間編碼功能並行處理資料以產生兩個或多個資料流程。發射器包括多個用於轉換每個資料流程為多個RF信號的多個發射路徑。接收器通過多個接收器路徑接收多個RF信號,所述多個接收器路徑利用空間時間編碼功能重新獲取資料流程。重新獲取的資料流程被合併,且隨後處理成恢復的原始資料。 對於各種類型的無線通訊(例如,SISO、MISO、SIMO和MIMO),利用一個或多個類型的無線通訊來增加WLAN中的資料輸送量是可取的。例如,與SISO通訊相比,利用MIMO通訊可達到高資料速率。但是,大多數WLAN包括傳統的無線通訊設備(即,遵循老版本的無線通訊標準的設備)。照這樣,能夠進行MIMO無線通訊的發射器還應與傳統設備反向相容,以在大多數現有的WLAN中實現其功能。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具有高資料輸送量且與傳統設備反向相容的WLAN設備。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裝置,包括:基帶處理模組,用於根據第一前導信號類型或第二前導信號類型、生成包括前導信號的信號,其中所述第一前導信號類型僅對應開環單用戶傳輸;及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對應單使用者波束成型傳輸或多用戶傳輸;及至少一個天線,用以發射所述信號或至少一個與所述信號對應的額外的信號到至少一個無線通訊設備;及其中:所述第一前導信號類型包括至少一個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後面是信號場、後面是至少一個額外的長碼部分;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包括至少一個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後面是信號場、後面是至少一個額外的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及所述前導信號後面是資料場。 較佳地: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對應多使用者傳輸;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包括後面有至少一個額外的信號場的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及根據第二前導信號類型,所述信號場可指示與所述至少一個額外的信號場有關的解調編碼集。 較佳地:所述至少一個天線用於發射所述信號、或與所述信號對應的所述至少一個額外的信號到多個無線通訊設備;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包括後面有至少一個額外的信號場的所述至少一個長碼部分;所述信號場包括具有可由基礎服務集中的所有的所述多個無線通訊設備進行處理或解調的相對最低的調製編碼集的第一多個位;及所述第二信號場包括用於所述基礎服務集中的所述多個無線通訊設備中的選擇的至少一個的第二多個位。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裝置,包括:基帶處理模組,用於根據第一前導信號類型或第二前導信號類型、生成包括前導信號的信號,其中所述第一前導信號類型僅對應開環單用戶傳輸;及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對應單使用者波束成型傳輸或多用戶傳輸;及至少一個天線,用於發射所述信號或至少一個與所述信號對應的其它信號到至少一個無線通訊設備。 較佳地:所述第一前導信號類型包括至少一個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後面是信號場、後面是至少一個其它的長碼部分;及所述前導信號後面是資料場。 較佳地:所述第二前導訊號類型對應多使用者傳輸;及所述第二前導訊號類型包括至少一個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後面是訊號場、後面是至少一個其它的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及所述前導訊號後面是資料場。 較佳地: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對應多使用者傳輸;及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包括至少一個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後面是第一信號場、後面是至少一個額外的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額外的長碼部分、後面是第二信號場;及所述前導信號後面是資料場。 較佳地:所述至少一個天線用於發射所述信號、或與所述信號對應的所述至少一個額外的信號到多個無線通訊設備;所述第一信號場包括具有可由基礎服務集中的所有的所述多個無線通訊設備進行處理或解調的相對最低的調製編碼集的第一多個位;及所述第二信號場包括用於所述基礎服務集中的所述多個無線通訊設備中的選擇的至少一個的第二多個位。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操作通訊設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據第一前導信號類型或第二前導信號類型、生成包括前導信號的信號,其中所述第一前導信號類型僅對應開環單用戶傳輸;及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對應單使用者波束成型傳輸或多用戶傳輸;及通過所述通訊設備的至少一個天線,發射所述信號或至少一個與所述信號對應的額外的訊號到至少一個無線通訊設備。 較佳地:所述第一前導信號類型包括至少一個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後面是信號場、後面是至少一個額外的長碼部分;及所述前導信號後面是資料場。 圖1是無線通訊系統10的實施例的示意圖,該系統包含多個基站和/或接入點12-16、多個無線通訊設備18-32和網路硬體元件34。無線通訊設備18-32可能是筆記本主機18和26、個人數位助理主機20和30、個人電腦主機24和32和/或蜂窩電話主機22和28。結合圖2對這種無線通訊設備的實施例的各細節的進行較詳細的描述。 基站(BS)或接入點(AP)12-16通過區域網連接36、38和40與網路硬體34可操作耦合。網路硬體34可能是路由器、交換機、橋接器、數據機、系統控制器等,其為通訊系統10提供廣域網路連接42。基站或接入點12-16的每個具有相關聯的天線或天線陣列,以與在其區域內的無線通訊設備通訊。通常地,無線通訊設備在特定基站或接入點12-14登記、以從通訊系統10接收服務。就直接連接而言(即點對點通訊),無線通訊設備通過分配通道直接通訊。 通常地,基站用於蜂窩電話系統(例如,高級行動電話服務(AMPS)、數位AMPS、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碼分多址(CDMA)、本地多點分配系統(LMDS)、多路多點分配系統(MMDS)、增強型資料速率GSM演進技術(EDGE)、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高速下行分組接入(HSDPA)、高速上行分組接入(HSUPA和/或其變形)和類似類型的系統),而接入點用於家用無線網路或建築物內的無線網路(例如,IEEE 802.11、藍牙、紫峰、其他類型的以射頻為基礎的網路通訊協定和/或其變形)。不管通訊系統為特定類型,每個無線通訊設備包含內置無線電,並與無線電耦合。這種無線通訊設備可依照本文所呈現的本發明的各個方面運行,從而增強性能、降低成本、縮小大小和/或增強寬頻應用。 圖2是無線通訊設備的實施例的示意圖,該設備包含主設備18-32和相關聯的無線電60。對蜂窩電話主機而言,無線電60為內建群組件。對個人數位助理主機、筆記本主機和/或個人電腦主機而言,無線電60可能為內建群組件或外部耦合元件。對接入點或基站而言,各元件通常設置在單個結構內。 如所闡述的,主設備18-32包含處理模組50、記憶體52、無線電介面54、輸入介面58和輸出介面56。處理模組50和記憶體52執行通常由主設備完成的相應指令。例如,對蜂窩電話主設備而言,處理模組50依照特定的蜂窩電話標準執行相應的通訊功能。 無線電介面54允許從無線電60和向無線電60發送資料。就從無線電60接收的資料而言(例如,入站資料),無線電介面50將資料提供給處理模組50,以進行進一步處理和/或按路線發送至輸出介面56。輸出介面56提供至輸出顯示裝置(例如顯示器、監控器、揚聲器等)的連通性,以便顯示接收到的資料。無線電介面54還將來自處理模組50的資料提供給無線電60。處理模組50可通過輸入介面58從輸入裝置(例如鍵盤、按鍵、麥克風等)接收出站資料,或由其自身生成資料。對通過輸入介面58接收的資料而言,處理模組50可對資料執行相應的主機功能、和/或通過無線電介面54將資料路由至無線電60。 無線電60包含主機介面62、基帶處理模組64、記憶體66、多個射頻(RF)發射器68-72、發射/接收(T/R)模組74、多根天線82-86、多個RF接收器76-80和本地振盪模組100。基帶處理模組64結合儲存在記憶體66中的操作指令分別執行數位接收器功能和數位發射器功能。如將結合圖11B更詳細描述的,數位接收器功能包含但不限於:數位中頻至基帶轉換、解調制、集群解映射(constellation demapping)、解碼、解交錯、快速傅立葉變換、去除迴圈首碼(cyclic prefix removal)、時分解碼和/或解擾。如將結合後圖更詳細描述的,數位發射器功能包含但不限於:加擾、編碼、交錯、集群映射、調製、反相快速傅立葉變換、增加迴圈首碼、時分編碼和/或數位基帶至IF轉換。可使用一個或多個處理設備實現基帶處理模組64。這種處理設備可能是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訊號處理器、微電腦、中央處理單元、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狀態機、邏輯電路、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基於操作指令操控信號(類比和/或數位)的任何設備。記憶體66可能是單個記憶體件或多個記憶體件。這種記憶體件可能為唯讀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動態記憶體、非動態記憶體、靜態記憶體、動態儲存裝置器、快閃記憶體和/或儲存數位資訊的任何器件。應該注意的是,當處理模組64通過狀態機、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邏輯電路執行其功能的一個或多個時,儲存有相應操作指令的記憶體嵌入在包括狀態機、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邏輯電路的電路中。 在運行中,無線電60通過主機介面62從主設備接收出站資料88。基帶處理模組64接收出站資料88,並基於模式選擇信號102產生一個或多個出站符號流90。模式選擇信號102將表明如模式選擇表中所示的特定模式,所述模式選擇表在詳細討論結束時呈現。例如參考表1,模式選擇信號102可能表明2.4GHz或5GHz的頻帶、20或22MHz的通道頻寬(例如,20或22MHz寬度的通道)和54百萬位元/秒的最大位元速率。在其他實施例中,通道頻寬可擴展為1.28GHz或更寬,伴隨著所支持的最大位元速率擴展為1十億位元/秒或更大。在這一通用分類中,模式選擇信號將進一步表明從1百萬位元/秒-54百萬位元/秒排列的特定速率。另外,模式選擇信號將表明特定的調製類型,其包含但不限於:巴克碼調製、BPSK、QPSK、CCK、16 QAM和/或64 QAM。如表1中進一步所示,提供碼率,以及提供每子載波的編碼位元量(NBPSC)、每OFDM符號的編碼位元量(NCBPS)、每OFDM符號的資料位元元量(NDBPS)。 模式選擇信號還可為相應模式表明特定通道化(channelization),就所述特定通道化而言,其在表1內的資訊在表2中闡述。如所示出的,表2包含通道數量和相應的中心頻率。模式選擇信號還可表明功率譜密度遮罩值,表1的所述功率譜密度遮罩值在表3中闡述。替代性地,模式選擇信號可表明表4內的速率,該表4具有5GHz頻帶、20MHz通道頻寬和54百萬位元/秒的最大位元速率。如果這是特定的模式選擇,那麼在表5中對通道化進行闡述。如表6中所示,作為另一替代,模式選擇信號102可表明2.4GHz頻帶、20MHz通道和192百萬位元/秒的最大位元速率。在表6中,許多天線可用於實現較高位元速率。這種情況下,模式選擇將進一步表明待使用的天線的數量。表7對表6的通道化設置進行闡述。表8闡述了其他模式選項,其中頻帶為2.4GHz、通道寬度為20MHz且最大位元速率為192百萬位元/秒。如所示出的,相應的表8使用2-4根天線和空間時間編碼率(spatial time encoding rate)、包含從12百萬位元/秒-216百萬位元/秒排列的各個位元速率。表9對表8的通道化進行闡述。模式選擇信號102還可表明如表10所示的特定操作模式,該特定操作模式對應於5GHz的頻帶,其具有40MHz的頻帶、具有40MHz通道和486百萬位元/秒的最大位元速率。如表10中所示,位元速率可使用1-4根天線和相應的空間時間碼率、在13.5百萬位元/秒-486百萬位元/秒的範圍內變化。表10進一步闡述了特定的調製方案碼率和NBPSC值。表11提供表10的功率譜密度遮罩,而表12提供表10的通道化。 當然注意到的是,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採用其他類型的具有不同頻寬的通道。例如,依照IEEE工作組ac(TGac VHTL6)可替代性地採用各種其他通道,例如,具有80MHz、120MHz和/或160MHz頻寬的那些通道。 如結合5-9所進一步描述的,基帶處理模組64基於模式選擇信號102由輸出資料88產生一個或多個出站符號流90。例如,如果模式選擇信號102表明單個發射天線用於已選定的特定模式,基帶處理模組64將產生單個出站符號流90。替代性地,如果模式選擇信號表明2根、3根或4根天線,基帶處理模組64將由輸出資料88產生與天線數量相對應的2、3或4個出站符號流90。 根據基帶模組64產生的出站流90的數量,將使能相應數量的RF發射器68-72,以將出站符號流90轉換為出站RF信號92。將結合圖3進一步描述RF發射器68-72的實施方式。發射/接收模組74接收出站RF信號92,並向相應天線82-86提供各個出站RF信號。 當無線電60為接收模式時,發射/接收模組74通過天線82-86接收一個或多個入站RF信號。T/R模組74為一個或多個RF接收器76-80提供入站RF信號94。將結合圖4更詳細描述的RF接收器76-80將入站RF信號94轉換為相應數量的入站符號流96。入站符號流96的數量對應於接收資料的特定模式(二次呼叫該模式為表1-12中所述的各模式的任何一個)。基帶處理模組64接收入站符號流90並將其轉換為入站資料98,通過主機介面62將所述入站資料提供給主設備18-32。 在無線電60的一個實施例中,無線電包含發射器和接收器。發射器可包含MAC模組、PLCP模組和PMD模組。可結合處理模組64實現的媒介存取控制(MAC)模組可操作性耦合,從而依照WLAN協定將MAC服務資料單元(MSDU)轉換為MAC協定資料單元(MPDU)。可在處理模組64中實現的實體層會聚程式(PLCP)模組可操作性耦合,從而依照WLAN協議將MPDU轉換為PLCP協定資料單元(PPDU)。物理媒介相關(PMD)模組可操作性耦合,從而依照WLAN協定的多個操作模式的其中一個將PPDU轉換為多個射頻(RF)信號;其中多個操作模式包含多輸入和多輸出組合。 將結合圖10A和10B更詳細描述的物理媒介相關(PMD)模組的實施例,包含防錯模組(error protection module)、解多工模組和多個直接轉換模組。可在處理模組64中實現的防錯模組可操作性耦合,從而重組PPDU(PLCP(實體層會聚協定)協定資料單元)以減少產生防錯資料的傳輸錯誤。解多工模組可操作性耦合,從而將防錯資料分成多個防錯資料流程。多個直接轉換模組可操作性連接,從而將多個防錯資料流程轉換為多個射頻(RF)信號。 本領域的其中一個普通技術人員將理解的是,可使用一個或多個積體電路實現圖2的無線通訊設備。例如,可在一個積體電路上實現主設備,在第二積體電路上實現基帶處理模組64和記憶體66,在第三積體電路上實現無線電60除去天線82-86的剩餘組件。作為一天線示例,可在單個積體電路上實現無線電60。作為另一示例,主設備的處理模組50和基帶處理模組64可能是在單個積體電路上實現的共用處理設備。進一步地,記憶體52和記憶體66可在單個積體電路上實現,和/或記憶體52和記憶體66可在與處理模組50和基帶處理模組64的共用處理模組相同的積體電路上實現。 圖3是WLAN發射器的射頻(RF)發射器68-72或RF前端的實施例的示意圖。RF發射器68-72包含數位濾波器和向上採樣(up-samping)模組75、數模轉換模組77、類比濾波器79和向上轉換模組81、功率放大器83和RF濾波器85。數位濾波器和向上採樣模組75接收其中一個出站符號流90、使其數字濾波,然後向上採樣符號流的速率至一所需速率,以產生濾波的符號流87。數模轉換模組77將濾波的符號87轉換為類比信號89。類比信號可包含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 類比濾波器79濾波類比信號89以產生濾波的類比信號91。向上轉換模組81可包含一對混頻器和濾波器,該模組將濾波的類比信號91與本地振盪模組100產生的本地振盪93混頻,以產生高頻信號95。高頻信號95的頻率與出站RF信號92的頻率對應。 功率放大器83放大高頻信號95以產生放大的高頻信號97。RF濾波器85可能為高頻帶通濾波器,其對放大的高頻信號97進行濾波以產生所需的輸出RF信號92。 本領域的其中一個普通技術人員將理解的是,每個射頻發射器68-72將包含如圖3所示的相似體系結構,並進一步包含截止機構(shut-down mechanism),以便當不需要特定的射頻發射器時,以截止結構的這種方式禁用該射頻發射器,以便其不會產生干擾信號和/或雜訊。 圖4是RF接收器的實施例的示意圖。其可描述RF接收器76-80的任何一個。在這一實施例中,RF接收器76-80的每個包含RF濾波器101、低雜訊放大器(LNA)103、可程式設計增益放大器(PGA)105、向下轉換模組107、類比濾波器109、模數轉換模組111和數位濾波器及向下採樣模組113。RF濾波器101可能為高頻帶通濾波器,其接受入站RF信號94、對其濾波以產生濾波的入站RF信號。低雜訊放大器103基於增益設置放大濾波的入站RF信號94,且將放大的信號提供給可程式設計增益放大器105。在向向下轉換模組107提供入站RF信號94前,可程式設計增益放大器進一步對其進行放大處理。 向下轉換模組107包含一對混頻器、求和模組和濾波器,從而使入站RF信號與本地振盪模組提供的本地振盪(LO)混合、以產生類比基帶信號。類比濾波器109對類比基帶信號進行濾波,並將其提供給模數轉換模組111;所述模數轉換模組將類比基帶信號轉換為數位信號。數位濾波器及向下採樣模組113對數位信號進行濾波,然後調節採樣速率以產生數位樣本(與入站符號流96對應)。 圖5是資料的基帶處理方法的實施例的示意圖。這一示意圖顯示了通過基帶處理模組64將出站資料88轉換為一個或多個出站符號流90的方法。該處理開始於步驟110,其中基帶處理模組接收出站資料88和模式選擇信號102。模式選擇信號可表明如表1-12中所示的各個操作模式的任何一個。該處理隨後進行至步驟112,其中基帶處理模組依照偽隨機序列使資料加擾,以產生加擾資料。應該注意的是,偽隨機序列可由回饋移位暫存器採用生成多項式S(x)=x7+x4+1生成。 該處理然後進行至步驟114,其中基帶處理模組基於模式選擇信號選擇多個編碼模式的其中一個。該處理接著進行至步驟116,其中基帶處理模組依照選定的編碼模式對加擾資料進行編碼,以產生編碼資料。可使用各個編碼方案的任何一個或多個完成編碼,所述編碼方案例如:卷積編碼、裡德-所羅門(RS)加速編碼(turbo coding)、加速網格編碼調製(TTCM)編碼、LDPC(低密度同位)編碼等。 該處理然後進行至步驟118,其中基帶處理模組基於模式選擇信號確定發射流的數量。例如,模式選擇信號將選擇這樣的特定模式,該模式表明1、2、3、4或更多根天線可用於傳輸。相應地,發射流的數量將與模式選擇信號表明的天線數量對應。該處理接著進行至步驟120,其中基帶處理模組依照模式選擇信號中發射流的數量將編碼資料轉換為符號流。將結合圖6更詳細地描述這一步驟。 圖6是進一步限定圖5的步驟120的方法的實施例的示意圖。這一示意圖顯示了基帶處理模組執行的、依照發射流的數量和模式選擇信號將編碼資料轉換為符號流的方法。這一處理開始於步驟122,其中基帶處理模組通過通道的多符號和多子載波使編碼資料交錯、以產生交錯資料。一般而言,交錯過程設計為使編碼資料在多符號和多發射流上傳播。這允許在接收器處具有改進的檢測功能和糾錯功能。在一個實施例中,交錯過程將為反向相容模式(backward compatible mode)遵循IEEE 802.11(a)或(g)標準。對較高的性能模式(例如,IEEE 802.11(n))而言,也可通過多發射路徑或多發射流完成交錯。 該處理然後進行至步驟124,其中基帶處理模組使交錯資料解多工為許多交錯資料的平行流。平行流的數量與發射流的數量對應,所述發射流的數量反過來與所使用的特定模式所表明的天線數量相對應。該處理接著進行至步驟126和128,其中對交錯資料的每個平行流而言,基帶處理模組使交錯資料映射為正交幅度調製(QAM)符號,以在步驟126產生頻域符號。在步驟128,基帶處理模組將頻域符號轉換為時域符號,這可使用反向快速傅立葉變換完成。頻域符號轉換為時域符號還可包含增加迴圈首碼,以允許在接收器處去除符號間干擾。應該注意的是,反向快速傅立葉變換和迴圈首碼的長度在表1-12的模式表中進行限定。一般而言,64-點反向快速傅立葉變換用於20MHz通道,而128-點反向快速傅立葉變換用於40MHz通道。 該處理然後進行至步驟130,其中基帶處理模組對交錯資料的每個平行流的時域符號進行時分編碼,以產生符號流。在一個實施例中,可通過使用編碼矩陣、將交錯資料的平行流的時域符號時分編碼為相應數量的符號流來完成時分編碼。替代性地,可通過使用編碼矩陣、將交錯資料的M-平行流的時域符號時分編碼為P-符號流來完成時分編碼,其中P=2M。在一個實施例中,編碼矩陣可包括以下格式: 編碼矩陣的行數對應於M,編碼矩陣的列數對應於P。編碼矩陣內常數的特定符號值可能為實數或虛數。 圖7-9是編碼加擾資料的各個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7是可由基帶處理模組在圖5的步驟116用來編碼加擾資料的一種方法的示意圖。在這一方法中,圖7的編碼可包含可選步驟144,其中基帶處理模組可選擇性地採用外部裡德-所羅門(RS)碼執行編碼,以產生RS編碼資料。應該注意的是,步驟144可能與以下描述的步驟140平行進行。 同樣地,該處理在步驟140繼續,其中基帶處理模組採用64狀態碼和G0=1338且G1=1718的生成多項式對加擾資料(其可經歷或未經歷RS編碼)進行卷積編碼、以產生卷積編碼資料。該處理然後進行至步驟142,其中基帶處理模組依照模式選擇信號以多個速率的其中一個鑿孔(puncture)卷積編碼資料,以產生編碼資料。應該注意的是,鑿孔速率(puncture rate)可包含1/2、2/3和/或3/4、或表1-12中規定的任何速率。應該注意的是,對特定模式而言,可採用IEEE 802.11(a)、IEEE 802.11(g)或IEEE 802.11(n)的速率需求選擇反向相容的速率。 圖8是可由基帶處理模組在圖5的步驟116用來編碼加擾資料的另一種編碼方法的示意圖。在這一實施例中,圖8的編碼包含可選步驟148,其中基帶處理模組可選擇性地採用外部RS碼執行編碼,以產生RS編碼資料。應該注意的是,步驟148可能與以下描述的步驟146平行進行。 該方法接著進行至步驟146,其中基帶處理模組依照補數鍵控(CCK)碼編碼加擾資料(其可經歷或未經歷RS編碼),以產生編碼資料。這可依照IEEE 802.11(b)規範、IEEE 802.11(g)和/或IEEE 802.11(n)規範來完成。 圖9是可由基帶處理模組在步驟116執行的、用於編碼加擾資料的另一方法的示意圖。在這一實施例中,圖9的編碼包含可選步驟154,其中基帶處理模組可選擇性地採用外部RS碼執行編碼,以產生RS編碼資料。 然後,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處理在步驟150繼續,其中基帶處理模組對加擾資料(其可經歷或未經歷RS編碼)執行LDPC(低密度同位)編碼、以產生LDPC碼位。替代性地,步驟150通過以下方式運行:採用256狀態碼和G0=5618且G1=7538的生成多項式對加擾資料(其可經歷或未經歷RS編碼)執行卷積編碼、以產生卷積編碼資料。該處理然後進行至步驟152,其中基帶處理模組依照模式選擇信號以多個速率的其中一個鑿孔(puncture)卷積編碼資料,以產生編碼資料。應該注意的是,相應模式的鑿孔速率在表1-12中表明。 圖9的編碼還可包含可選步驟154,其中基帶處理模組組合卷積編碼與外部裡德所羅門碼、以產生卷積編碼資料。 圖10A和10B是射頻發射器的實施例的示意圖。其可能涉及WLAN發射器的PMD模組。在圖10A中,基帶處理顯示為包含擾頻器172、通道編碼器174、交錯器176、解多工器170、多個符號映射器180-184、多個反向快速傅立葉變換(IFFT)/迴圈首碼增加模組186-190和時/分編碼器192。發射器的基帶部分還可包含模式管理器模組175,其接收模式選擇信號173,產生射頻發射器部分的設置179、並產生基帶部分的速率選擇171。在這一實施例中,擾頻器172、通道編碼器174和交錯器176包括防錯模組。符號映射器180-184、多個IFFT/迴圈首碼模組186-190、時分編碼器192包括數位基帶處理模組的一部分。 在運行中,擾頻器172(例如,在伽羅瓦有限域(GF2))向出站資料位元88增加偽隨機序列、從而使資料顯得隨機。偽隨機序列可由回饋移位暫存器採用生成多項式S(x)=x7+x4+1生成、以產生加擾資料。通道編碼器174接收加擾資料並生成具有冗餘度的新的位序列。這將使能接收器處具有改進檢測。通道編碼器174可能以多種模式的其中一種模式運行。例如,對具有IEEE 802.11(a)和IEEE 802.11(g)的反向相容而言,通道編碼器具有1/2速率卷積編碼器的形式,該編碼器具有64狀態碼和G0=1338且G1=1718的生成多項式。根據特定速率表(例如,表1-12),卷積編碼器的輸出可鑿孔為1/2、2/3和3/4的速率。對具有IEEE 802.11(b)和IEEE 802.11(g)的反向相容而言,通道編碼器具有如IEEE 802.11(b)中限定的CCK碼的形式。對較高資料速率(例如表6、8和10中闡述的那些)而言,通道編碼器可使用如上所述的相同卷積編碼,其可使用更強力的代碼,其包含具有更多狀態、上述各種類型的改錯碼(ECC)的任何一個或多個(例如,RS、LDPC、加速、TTCM等)、平行級聯(加速)碼和/或低密度同位(LDPC)分組碼。進一步地,這些代碼的任何一個可與外部裡德所羅門碼組合。基於性能平衡、反向相容和低延遲,這些代碼的一個或多個為最優的。應該注意的是,將結合後續的示意圖對級聯加速編碼和低密度同位進行更詳細的描述。 交錯器176接收編碼資料並通過多符號和多發射流傳播編碼資料。這允許在接收器處具有改進的檢測功能和糾錯功能。在一個實施例中,交錯器176將遵循反向相容模式中的IEEE 802.11(a)或(g)。對較高性能模式而言(例如,在表6、8和10中闡述的那些模式),交錯器將通過多發射流使資料交錯。解多工器170將來自交錯器176的串列交錯流轉換為用於傳輸的M-平行流。 每個符號映射器180-184從解多工器接收資料的M-平行路徑的一個對應路徑。每個符號映射器180-182根據速率表(例如,表1-12)將位元流鎖定映射(lock map)為正交幅度調製QAM符號(例如,BPSK、QPSK、16QAM、64QAM、256QAM等)。對IEEE 802.11(a)反向相容而言,可使用雙格雷碼。 將每個符號映射器180-184產生的映射符號提供給IFFT/迴圈首碼增加模組186-190,所述IFFT/迴圈首碼增加模組執行頻率至時域轉換,並增加一首碼,該首碼允許在接收器處去除符號間干擾。應該注意的是,IFFT和迴圈首碼的長度在表1-12的模式表中進行限定。一般而言,64-點IFFT用於20MHz通道,而128-點IFFT用於40MHz通道。 時/分編碼器192接收時域符號的M-平行路徑並將其轉換為P-輸出符號。在一個實施例中,M-輸入路徑的數量與P-輸出路徑的數量相等。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輸出路徑的數量P等於2M路徑。對每個路徑而言,時/分編碼器採用具有以下形式的編碼矩陣使輸入符號加倍(multiple): 編碼矩陣的行對應於輸入路徑的數量,列對應於輸出路徑的數量。 圖10B是發射器的射頻部分的示意圖,該射頻部分包含多個數位濾波器/向上採樣模組194-198、數模轉換模組200-204、類比濾波器206-216、I/Q調製器218-222、RF放大器224-228、RF濾波器230-234和天線236-240。來自時/分編碼器192的P-輸出由各個數位濾波/向上採樣模組194-198接收。在一個實施例中,數位濾波器/向上採樣模組194-198是數位基帶處理模組的一部分,而剩餘組件包括多個RF前端。在這種實施例中,數位基帶處理模組和RF前端包括直接轉換模組。 在運行中,活躍的無線電路徑的數量與P-輸出的數量對應。例如,如果僅生成一個P-輸出路徑,那麼只有其中一個無線電發射器路徑將是活躍的。本領域的其中一名普通技術人員將理解的是,輸出路徑的數量可在一個至所需數量的範圍內變化。 數位濾波/向上採樣模組194-198使相應符號濾波,並調節採樣速率以與數模轉換模組200-204的所需採樣速率對應。數模轉換模組200-204將數位濾波和向上採樣的信號轉換為相應的同相類比信號和正交類比信號。類比濾波器206-214使類比信號相應的同相和/或正交分量濾波,並將濾波的信號提供給相應的I/Q調製器218-222。基於本地振盪的I/Q調製器218-222將I/Q信號轉換為射頻信號;所述本地振盪由本地振盪器100產生。 RF放大器224-228使RF信號放大,在通過天線236-240發射RF信號前通過RF濾波器230-234在放大後對其進行濾波處理。 圖11A和11B是射頻接收器(如標號250所示)的各實施例的示意圖。這些示意圖對接收器的另一實施例的示例性框圖進行闡述。圖11A是接收器的類比部分的示意圖,該類比部分包含多個接收器路徑。每個接收器路徑包含天線、RF濾波器252-256、低雜訊放大器258-262、I/Q解調器264-268、類比濾波器270-280、模數轉換器282-286和數位濾波器及向下採樣模組299-290。 在運行中,天線接收入站RF信號,所述入站RF信號是通過RF濾波器252-256的帶通濾波的信號。相應的低雜訊放大器258-262放大濾波的信號並將其提供給相應的I/Q數據機264-268。基於本地振盪的I/Q數據機264-268將RF信號向下轉換為基帶同相類比信號和正交類比信號;所述本地振盪由本地振盪器100產生。 相應的模擬濾波器270-280分別對同相模擬分量和正交模擬分量濾波。模數轉換器282-286將同相類比信號和正交類比信號轉換為數位信號。數位濾波及向下採樣模組288-290對數位信號濾波,並調節採樣速率以與圖11B中描述的基帶處理的速率對應。 圖11B是接收器的基帶處理的示意圖。基帶處理包含時/分解碼器294、多個快速傅立葉變換(FFT)/迴圈首碼去除模組296-300、多個符號解映射模組302-306、多工器308、解交錯器310、通道解碼器312和解擾模組314。基帶處理模組還可包含模式管理模組175,該模組基於模式選擇173產生速率選擇171和速率設置179。執行時/分編碼器192的反向功能的時/分解碼模組294從接收器路徑接收P-輸入且產生M-輸出路徑。通過FFT/迴圈首碼去除模組296-300處理M-輸出路徑,所述FFT/迴圈首碼去除模組執行IFFT/迴圈首碼增加模組186-190的反向功能、以產生頻率符號。 符號解映射模組302-306利用符號映射器180-184的反向過程將頻率符號轉換為資料。多工器308將解映射的符號流組合為單一路徑。 解交錯器310利用交錯器176執行的功能的反向功能使單一路徑解交錯。然後向通道解碼器321提供解交錯資料;所述通道解碼器312執行通道編碼器174的反向功能。解擾器314接收解碼資料,並執行擾頻器172的反向功能以產生入站資料98。 圖1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各方面和/或各實施例運行的接入點(AP)和多無線區域網(WLAN)設備的實施例的示意圖。AP點1200可與任何數量的通訊協議和/或標準相容;所述通訊協定和/或標準例如:IEEE 802.11(a)、IEEE 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n)以及依照本發明各個方面的協議和/或標準。根據本發明的某些方面,AP也支持與IEEE 802.11x標準的較早版本反向相容。根據本發明的其他方面,AP 1200支援與WLAN設備1202、1204和1206的通訊,所述WLAN設備具有較早的IEEE 802.11x操作標準所不支援的通道頻寬、MIMO大小及資料吞吐率。例如,接入點1200和WLAN設備1202、1204和1206可支援來自那些較早版本設備的通道頻寬和來自40MHz-1.28GHz及以上的通道頻寬。接入點1200和WLAN設備1202、1204和1206支援4×4或更大的MIMO大小。具有這些特徵,接入點1200和WLAN設備1202、1204和1206可支援1GHz及以上的資料吞吐率。 AP 1200支援與多於一個的WLAN設備1202、1204和1206同時通訊。可通過OFDM音調分配(tone allocation)(例如,給定集群器中特定數量的OFDM音調)、MIMO大小多工(dimension multiplexing)或通過其他技術服務於同時通訊。採用一些同時通訊,AP 1200可分別分配其多天線的一個或多個,以支援與每個WLAN設備1202、1204和1206通訊。 進一步地,AP 1200和WLAN設備1202、1204和1206與IEEE 802.11(a)、(b)、(g)和(n)操作標準反向相容。在支援這種反向相容時,這些設備支援與這些較早操作標準一致的信號格式和信號結構。 通常地,本文所描述的通訊以由單個接收器或多個單獨的接收器(例如,通過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MU-MIMO)和/或OFDMA傳輸,所述OFDMA傳輸與具有多接收器位址的單一傳輸不同)接收為目標。例如,單一的OFDMA傳輸使用不同音調或不同音調集(例如,集群器或通道)以發送有區別的資訊集,其中資訊集的每一集同時發射到時域內的一個或多個接收器。再次地,發送到一個用戶的OFDMA傳輸與OFDM傳輸等效(例如,OFDM可視為OFDMA的子集)。單一MU-MIMO傳輸可包含共用音調集的空分信號(spatially-diverse signal),其每個包含相區別的資訊,且每個發射到一個或多個有區別的接收器。一些單一傳輸可能是OFDMA和MU-MIMO的組合。本文所描述的多用戶(MU)可視為多用戶同時共用至少一個集群器(例如,至少一個頻帶內的至少一個通道)。 所示的MIMO收發器可包含SISO、SIMO和MISO收發器。上述通訊(例如,OFDMA通訊)採用的集群器可為連續的(例如,彼此臨近)或間斷的(例如,由帶隙的保護間隔分隔)。不同OFDMA集群器上的傳輸可能同時發生或可能非同時發生。本文所描述的這種無線通訊設備能夠通過單個集群器或其任意組合支援通訊。傳統用戶(legacy user)和新版本用戶(例如TGac MU-MIMO、OFDMA、MU-MIMO/OFDMA等)可在給定時間共用頻寬,或者在特定實施例中將它們安排在不同時間。這種MU-MIMO/OFDMA發射器(例如,AP或STA)可向同一集群器(例如,至少一個頻帶內的至少一個通道)上的多於一個的接收無線通訊設備(例如STA)以單個聚合封包的方式(例如時分多路傳輸)發射封包。在這種情況下,至各個接收無線通訊設備(例如STA)的所有通訊鏈路需要通道訓練(channel training)。 圖13是無線通訊設備和集群器的實施例的示意圖,所述集群器可用於支持與至少一個額外無線通訊設備進行通訊。一般而言,可將集群器視為對一個或多個通道內或一個或多個通道間(例如,頻譜的細分部分(sub-divided portion))的音調映射(例如OFDM符號)的描述,例如一個或多個通道可位於一個或多個頻帶內(例如,由較大量分開的頻譜部分)。作為一示例,20MHz的各個通道可位於5GHz頻帶內或以5GHz頻帶為中心。任何上述頻帶內的通道可為連續的(例如,彼此臨近)或間斷的(例如,由帶隙的保護間隔分隔)。通常地,一個或多個通道可位於給定頻帶內,不同頻帶其內沒有必要需要具有相同數量的通道。再次地,集群器通常可理解為一個或多個頻帶間一個或多個通道的任何組合。 這一示意圖的無線通訊設備可能為本文描述的任一的各種類型和/或等效物(例如,AP、WLAN設備或其他包含但不限於圖1描述的那些設備的任一設備的通訊設備)。無線通訊設備包含多天線,一個或多個信號可從所述多天線向一個或多個接收無線通訊設備傳輸,和/或從所述多天線從一個或多個其他無線通訊設備接收一個或多個信號。 這種集群器可用於通過各種的一個或多個選定天線傳輸信號。例如,不同集群器顯示為用於使用不同的一個或多個天線分別發射信號。 同樣應該注意的是,相對於某些實施例可採用一般命名;其中相對於許多其他的接收無線通訊設備(例如STA),發射無線通訊設備(例如接入點(AP)、用作相對於其他STA的‘AP’的無線站(STA))啟動通訊、和/或用作網路控制器類型的無線通訊設備,所述接收無線通訊設備(例如STA)在支援上述通訊時回應於並與發射無線通訊設備合作。當然,雖然這種發射無線通訊設備和接收無線通訊設備的一般命名可用於區分通訊系統內上述不同無線通訊設備執行的各操作,但是這種通訊系統內所有這種無線通訊設備當然可支援至和自通訊系統內其它無線通訊設備的雙向通訊。換言之,各種類型的發射無線通訊設備和接收無線通訊設備均可支援至和自通訊系統內其他無線通訊設備的雙向通訊。一般而言,本文所描述的上述性能、功能、操作可應用於任何無線通訊設備。 本文所描述的本發明的各方面、各原理及其等效物可適用於在各種標準、協議和/或推薦作法(包括目前還在開發中的那些)中使用,例如依照IEEE 802.11x(例如,其中x為a、b、g、n、ac、ad、ae、af、ah等)的那些標準、協定和/或推薦作法。 例如,IEEE 802.11ah是目前正在開發中的新協議/標準,且其應用於在低於1GHz的全球頻譜內運行的遠端和低速應用程式。每個國家的可用頻譜不同,且需要靈活設計以適應於不同選擇。這樣的話,對IEEE 802.11標準、協議和/或推薦做法的修改可能用於實現遵循IEEE 802.11ah的開發中標準而採用的較長延時擴展和較低資料速率的應用程式。 在本文中,特定的自我調整和/或修改可能相對於IEEE 802.11ac標準、協議和/或推薦做法來實現,從而為較長延遲擴展和較低資料速率應用程式提供高效支援。 圖14是OFDM(正交頻分多工)的實施例1400的示意圖。OFDM調製可視為將可用頻譜分割成多個(窄帶)音調或子載波(例如,較低資料速率音調或載波)。通常地,這些子載波的頻率回應是重疊的和正交的。可使用任何的各個調製編碼技術調製每個音調或子載波。 通過執行大量(窄帶)音調或子載波(或多音調)的同時傳輸運行OFDM調製。通常地,在各個OFDM符號間還採用保護間隔(GI)或保護區間,以努力使可由通訊系統內的多路徑效應引起的ISI(符號間干擾)效應最小化(該效應可能是無線通訊系統內特別令人關注的問題)。另外,在保護間隔內也可採用CP(迴圈首碼),以允許OFDM符號的交換時間(當跳至新頻帶時)及允許維持OFDM符號的正交性。一般而言,OFDM系統設計是基於通訊系統內期望的延遲擴展(例如,通訊通道的期望延遲擴展)。 此處,提出的新的前導信號結構適用於包括那些單使用者情況、多使用者情況等的應用的各種操作模式。關於IEEE802.11ac,應注意,對於SU情況,僅僅單前導信號被包括(例如,在SU情況下,第二信號場(SIG-B)被忽略)。關於更低的頻率、窄帶通道和與目前開發的IEEE802.11ah標準有關的更長距離的應用(例如,依照任務組Tgah),兩種不同類型前導信號的建議在此提出(例如,關於短前導信號結構和長前導信號結構的實施例)。 下面的信令可被包含在無線通訊採用的前導信號中。 在SIG-A場中可提供具有對應單用戶(SU)或多用戶(MU)應用的格式的前導信號的指示。例如,可實施1個或2個位(或一系列或一組位)以提供不同前導信號類型和/或傳輸類型的指示(例如,MU、SU開環、SU波束成型)。 此外,在信號場(SIG-A)前,存在一些可表明SIG-A和/或第二信號場(SIG-B)的兩個(或更多個)調製編碼集(MCS)可能性中的一個的指示。該指示可在短碼部分(short training field,STF)中和/或長碼部分(long training field,LTF)中。該指示與場內容(field content)、反極性、和/或相位偏移有關。 關於更低的頻率、窄帶通道和與目前開發的IEEE802.11ah標準(例如,依照任務組Tgah)有關的更長距離的應用,構造相對較短的前導信號(相對於前導信號中採用的較長的場)是可取的。照這樣,此處提出了可縮短前導信號的新的方法,例如,根據其中的STF和/或LTF場的結構。 例如,位元開始出現在信號場(SIG-A)中的封包中,以指示與該封包有關的資訊。但是,在此處,在那些與信號場(SIG-A)有關的位開始出現前,額外的資訊可被提供(例如,根據被看作是加密的前-SIG-A場(pre-SIG-Afield)的場)。也就是說,即使SIG-A的MCS被指定(例如,通常指定為相對最低階,以至於所有的無線通訊設備可至少對封包的SIG-A進行適當的接收、解調、解碼等),也可提供傳輸該資訊的手段以改變一些指示,從而表明信號場(SIG-A)不是默認的MCS(例如,通過實現至少一個相位偏移、和或至少一個極性偏移等),因為在SIG-A場之前和直到SIG-A場,不存在可指示該資訊的位元。可實現對與信號的這些部分對應的信號的某些方面的改變,以指示稍後在該場中發生的事情(例如,根據可通過至少一個相位偏移、和/或至少一個極性偏移等而實現的加密的前-SIG-A場(pre-SIG-Afield))。 圖15示出了使用在單用戶(SU)應用的分組通訊中的前導信號的實施例1500。實施例1500可被看作是SU情況選項1。可以看出,發射波束成型權重可應用在封包的開頭。 圖16示出了使用在單用戶(SU)應用的分組通訊中的前導信號的另一實施例1600。該實施例1600可以被看作是SU情況選項2。可以看出,發射波束成型權重可應用在信號場(SIG-A)後。 圖17出了使用在多用戶(MU)應用的分組通訊中的前導信號的實施例1700。實施例1700可被看作是MU前導信號情況。 可以看出,波束成型(預編碼)可應用在信號場(SIG-A)後。該前導信號結構可由MU波束成型和SU波束成型情況使用。標記N1、N2(和/或N3、N4)表明符號可被進行不同次數的重複(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重複次數為1-4間的任何整數)。 前導信號結構,例如適合目前開發的IEEE802.11ah標準的前導信號結構,可具有一些類似於遵循IEEE802.11ac的前導信號結構的屬性。例如,信號場(SIG-A)可被實施以包括必須被所有用戶都看見的位元,且使用系統中的最低MCS(例如,較低階調製、較低編碼率等),從而使所有的無線通訊設備可對該封包的至少一部分進行接收、解調、解碼等。再者,第二信號場(SIG-B)可被實施以包括用戶特定的位。 但是,前導信號結構,例如適合目前開發的IEEE802.11ah標準的前導信號結構,可具有其它不同的且特別適用於這樣的較低頻率、窄帶通道和較長距離應用的屬性。例如,可實施信號場(SIG-A)以包括可預示(signal)用於資料的MCS和用於第二信號場(SIG-B)的MCS的位。在一實施例中,信號場(SIG-A)資料MCS和SIG-B MCS是不同的,兩個MCS間的德爾塔(差額,例如△)可被表示(be signaled)在信號場(SIG-A)中。例如,信號場(SIG-A)可表示用於第二信號場(SIG-B)的MCS,且第二信號場(SIG-B)則表示用於資料的MCS。也就是說,信號場(SIG-A)可在MCS中表明接下來每個獨立的和各自不同的場。 或者,信號場(SIG-A)可表明△MCS(例如,基於至少一個其它的MCS的差額),以至於該△MCS是相對於第二信號場(SIG-B)的MCS的,從而使第二信號場(SIG-B)的MCS和△MCS可用於對資料進行適當地處理。 可選擇各種前導信號組合(例如,從5個代表組合中)。例如,信號場(SIG-A)包含可被實施以提供不同前導信號類型和/或傳輸類型(例如,MU、SU開環、SU波束成型)的指示的1個或2個位(或一系列或一組位)。 關於這些各種組合,本發明主張,選擇至少一個列(例如,參照下面引用的圖18),且然後,基於所選擇的列,前導信號格式將作為傳輸類型的函數而被指定。 組合#1: ‧SU選項1用於SU波束成型和SU開環 ‧MU前導信號用於MU傳輸 ‧兩種前導信號類型 組合#2: ‧SU選項2用於SU波束成型和SU開環 ‧MU前導信號用於MU傳輸 ‧兩種前導信號類型 組合#3: ‧SU選項1僅用於開環回路SU傳輸 ‧在該情況下的SU選項2用於SU波束成型(閉環)傳輸 ‧MU前導信號用於MU傳輸 ‧三種前導信號類型 組合#4: ‧SU選項1僅用於開環回路SU傳輸 ‧MU前導信號用於SU波束成型和MU情況 ‧在SU波束成型的情況下,SIG-B不相關,可被忽略 ‧兩種前導信號類型 組合#5: ‧為了降低實施的複雜性,僅僅可為SU(開環和波束成型)和MU傳輸選擇MU前導信號 ‧單一前導信號類型 ‧SIG-A指示SU或MU傳輸情況 相比封包中的其它場,關於在封包的開頭中指示的STF1場,可根據功率增大而實施STF1場。增加的功率可提供更好的封包偵測、定時和同步。 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於STF2可用於自動增益控制(AGC)和/或AGC估計(可以是粗略的),STF2場要大大短於STF1場。例如,根據IEEE802.11a/n/ac,有10個0.8μs的重複在STF中。根據一個可在目前開發的IEEE802.11ah標準中應用的實施例,僅可使用一個或兩個短重複。但是,根據目前開發的IEEE802.11ah標準,由於頻寬縮放(bandwidth scaling)(降頻),每次重複可以更長。 應注意,並不是所有的實施例中都存在STF2場。例如,下一個正交頻分複用(OFDM)符號的迴圈首碼可應用於自動增益控制(AGC)和/或AGC估計。在一些情況下,迴圈首碼可比在其它實施例中要更長。 可考慮其它的前導信號結構。例如,如果前導信號中的一個或多個場具有多個符號,則關於不同框架格式的資訊可在連續的符號上進行傳遞,例如,在SIG-A場的位元開始到達前,根據加密的前-SIG-A場,利用: ‧不同的符號內容(例如,利用前導信號中的某些場的不同週期數,例如,關於STF、和/或其中的部分) ‧反極性 ‧相位偏移 每個場的符號的數量可以變化(例如,N1、N2、SIG-A、SIG-B等)。照這樣,封包的大小可間接地根據前導信號大小的修改/變化而修改/變更。每個場中的符號的這樣的不同數量的變化性可在下述基礎上確定: ‧在預配置的基礎上 ‧在半靜態的基礎上 ‧動態地,每封包的基礎上 每個場的符號的數量根據一些因素而變化(例如,N1、N2、SIG-A、SIG-B),所述因素包括: ‧應用(使用方案) ‧數據的MCS ‧SNR要求 ‧所需距離 ‧所需功耗 圖18示出了不同傳輸類型的前導信號格式選項的選項表的實施例1800。如以上簡要論述所示,關於不同的組合,本文主張,選擇使用圖18中的至少一列,且然後,根據依照所選擇的列而進行的操作,前導信號格式將作為傳輸類型的函數而被指定。應注意,該表包括所有的可能的排列變化的子集(例如,這有可能是27個);從某些角度來看,所有可能的排列變化的這些子集可被看作是所有可能的排列變化的更可行的排列變化。 例如,如果選擇最右手邊的一列,則SU開環、SU閉環(波束成型)和MU的各個操作模式/傳輸類型中的每個的共同框架格式將是MU。 或者,如果選擇第一列選項,則SU開環和SU閉環(波束成型)的各個操作模式/傳輸類型中的每個的共同框架格式將是OP1。但是,對於MU的操作模式/傳輸類型,框架格式將是MU。 或者,如果選擇第二列選項(位於第一列選項的右邊),則SU開環和SU閉環(波束成型)的各個操作模式/傳輸類型中的每個的共同框架格式將是OP2。但是對於MU的操作模式/傳輸類型,框架格式將是MU。其它操作模式/傳輸類型的框架格式如該圖表所示。 圖19示出了兩個或更多個通訊設備間的通訊的實施例1900。關於該示意圖,可以看出,通訊可在任何數量的通訊設備間實現。例如,從某些角度來看,發射類通訊設備(例如,作為網路協調器而進行操作的接入點(AP)或無線站(STA)、網路管理器、或AP等)可用於發射資訊到任何數量的接收類通訊設備(例如,STA)。當然,STA中的任何一個也可資訊傳回至AP或STA的其它發射類通訊設備。 參照各種實施例和附圖,可以理解,可採用一個或多個封包來實現各種通訊設備間的通訊。各個封包可具有一些不同的前導訊號類型的任何組合中的一個。鑒於本發明提出的各種前導信號組合,可為任何所需的通訊採用兩個或更多個前導信號類型。考慮在本文其它地方所述的那些組合,例如組合1、2、4,可為各種通訊設備間的通訊採用兩個分別的前導信號類型。考慮供選擇的組合3,可為各種空閒(vacation)設備間的通訊採用三種分別的前導信號類型。當然,關於組合5,在某些所需實施例中,僅僅可採用一種前導信號類型。 在一些情況下,採用兩種分別的前導信號類型的較佳實施例可根據在本文別處描述的組合4而實現。當任何所需的發射通訊設備根據任何所需的前導信號類型的組合(包括那些本文所述的)構建包括特定的所需的前導信號類型的信號時,應注意,任何接收通訊設備可根據對接收號中的前導信號的分析而確定與給定通訊有關的操作模式。也就是說,當根據特定操作模式(例如,利用前導信號類型的特定組合)進行操作時,接收通訊設備可執行對特定前導信號類型的分析,以確定與此相關聯的通訊的類型(例如,SU、和MU、波束成型等之間或之中的區別)。 圖20、圖21和圖22是操作一個或多個無線通訊設備的方法的實施列的示意圖。 參見圖20中的方法2000,如塊2012所示,方法2000開始於,根據第一前導信號類型或第二前導信號類型、生成包括前導信號的信號。例如,從某些角度看,可為不同的各個通訊設備間的通訊採用前導訊號類型的特定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可採用兩種或更多種的分別的前導信號類型,且給定的通訊設備(例如,發射通訊設備)可用於根據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例如,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是一些與被採用的給定組合有關的各個可能的前導信號類型中的一個),執行信號的選擇性生成。 在一些情況下,如塊2012所示,第一前導信號類型僅對應開環單用戶(SU)傳輸。此外,在一些情況下,如塊2014所示,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對應SU波束成型或多用戶(MU)傳輸。 如塊2020所示,方法2000繼續於,通過通訊設備(例如,用於執行包括具有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的前導信號的信號的生成的通訊設備)的至少一個天線發射該信號,或至少一個與該信號對應的額外的信號到至少一個無線通訊設備。應理解,給定的通訊設備可執行包括具有所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的前導信號的第一信號的生成,且根據生成適合於通過給定的通訊通道或通訊鏈路從一個通訊設備到另一個通訊設備所進行的傳輸的連續時間信號,可進行一個或多個其它的操作。應理解,可根據生成這樣的信號而進行不同的各個操作,例如,可在通訊設備的類比前端(AFE)中執行(例如,包括從類比到數位的域轉換、移頻、縮放、濾波、和/或其它用於生成適合於通過通訊通道進行傳輸的連續時間信號的所需操作)。 參見圖21中的方法2100,如塊2110所示,方法2100開始於,根據所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生成包括前導的信號。結合這個或本文中的其它實施例或示意圖,可以理解,不同的各個通訊設備間的通訊可採用前導信號類型的特定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可採用兩種或更多種的各個前導信號類型,且給定的通訊設備(例如,發射通訊設備)可進行操作以根據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例如,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是一些與被採用的給定組合有關的各個可能的前導信號類型中的一個),執行信號的選擇性生成。 在一些情況下,如塊2112所示,所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是以包括至少一個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後面是信號場、後面是至少一個額外的長碼部分為特徵的。如塊2114所示,在信號中生成的這樣的前導信號的後面可以是一個或多個資料場。 如塊2120所示,方法2100繼續於,通過通訊設備(例如,用於執行包括具有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的前導信號的信號的生成的通訊設備)的至少一個天線發射該信號,或至少一個與該信號對應的其它信號到至少一個無線通訊設備。應理解,給定的通訊設備可執行包括具有所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的前導信號的第一信號的生成,且根據生成適合於通過給定的通訊通道或通訊鏈路從一個通訊設備到另一個通訊設備所進行的傳輸的連續時間信號,可進行一個或多個額外的操作。應理解,可根據生成這樣的信號而進行不同的各個操作,例如,可在通訊設備的類比前端(AFE)中執行(例如,包括從類比到數位的域轉換、移頻、縮放、濾波、和/或其它用於生成適合於通過通訊通道進行傳輸的連續時間信號的所需操作)。 參見圖22中的方法2200,如塊2210所示,方法2200開始於,根據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生成包括前導信號的信號。結合這個或本文中的其它實施例或示意圖,可以理解,不同的各個通訊設備間的通訊可採用前導信號類型的特定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可採用兩種或更多種的各個前導信號類型,且給定的通訊設備(例如,發射通訊設備)可進行操作以根據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例如,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是一些與被採用的給定組合有關的各個可能的前導信號類型中的一個),執行信號的選擇性生成。 在一些情況下,如塊2212所示,所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是以與多用戶(MU)傳輸對應為特徵的。此外,如塊2214所示,在一些情況下,所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是以包括至少一個訓練序列、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後面是信號場、後面是至少一個其它的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額外的長碼部分為特徵的。如塊2216所示,在信號中生成的這樣的前導信號的後面可以是一個或多個資料場。 如塊2220所示,方法2200繼續於,通過通訊設備(例如,用於執行包括具有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的前導信號的信號的生成的通訊設備)的至少一個天線發射該信號,或至少一個與該信號對應的額外的信號到至少一個無線通訊設備。應理解,給定的通訊設備可執行包括具有所選擇的前導信號類型的前導信號的第一信號的生成,且根據生成適合於通過給定的通訊通道或通訊鏈路從一個通訊設備到另一個通訊設備所進行的傳輸的連續時間信號,可進行一個或多個額外的操作。應理解,可根據生成這樣的信號而進行不同的各個操作,例如,可在通訊設備的類比前端(AFE)中執行(例如,包括從類比到數位的域轉換、移頻、縮放、濾波、和/或其它用於生成適合於通過通訊通道進行傳輸的連續時間信號的所需操作)。 還應注意的是,關於上述各種方法中描述的各種操作和功能可在無線通訊設備中執行,諸如使用在無線通訊設備內實施的基帶處理模組和/或處理模組,(例如,諸如依據參照圖2描述的基帶處理模組64和/或處理模組50)和/或其它的元件,包括一個或多個基帶處理模組、一個或多個介質存取控制(MAC)層、一個或多個實體層(PHY)、和/或其它元件等。例如,該基帶處理模組能夠生成此處所描述的該信號和框,以及如此處所描述的執行各種操作和分析、或者任意其它的操作和功能等、或它們各自的等同。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基帶處理模組和/或處理模組(可在同一設備中或分離設備中實施)能夠執行該處理,以生成信號,其中,依據此處所描述的本發明的各個方面、和/或任意其它的操作以及功能等、或它們的等同,使用任意數量的比值中的至少一個以及任意數量的天線中的至少一個將該信號發射至另一個無線通訊設備(例如,該通訊設備還可包括任意數量的比值中的至少一個以及任意數量的天線中的至少一個)。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由第一設備中的處理模組和第二設備中的基帶處理模組協作執行該處理。在一些實施例中,全部由基帶處理模組或處理模組執行該操作。 正如這裡可能用到的,術語“基本上”或“大約”,對相應的術語和各項間的相對性提供一種業內可接受的公差。這種業內可接受的公差從小於1%到50%,並對應於,但不限於,元件值、積體電路處理波動、溫度波動、上升和下降時間和/或熱雜訊。各項間的上述相對性從幾個百分點的差異變化為量級差異。正如這裡可能用到的,術語“可操作耦合”、“耦合”和/或“連接”包括各項間直接連接和/或通過居間項(例如,該項包括但不限於元件、元件、電路和/或模組)間接連接,其中對於間接連接,居間項並不改變信號的資訊,但可以調整其電流電平、電壓電平和/或功率電平。正如這裡可能用到的,推斷連接(亦即,一個元件根據推論連接到另一個元件)包括兩個元件間用相同於“耦合”的方法直接和間接連接。正如這裡還可能用到的,術語“用於”或“可操作耦合”表明項包含電力連接、輸入、輸出等的一個或多個,從而當啟動時執行一個或多個其相應的功能項還可包含與一個或多個其他項推斷連接。正如這裡還可能用到的,術語“相關聯”包含獨立項和/或嵌入在另一項內的一個項的直接和/或間接連接。正如這裡可能用的,術語“比較結果有利”指兩個或多個專案、信號等之間的比較提供一個想要的關係。例如,當想要的關係是信號1具有大於信號2的振幅時,當信號1的振幅大於信號2的振幅或信號2的振幅小於信號1振幅時,可以得到有利的比較結果。 正如這裡可能用到的,術語“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例如,包含可操作、可實施和/或用於編碼、用於解碼、用於基帶處理等的各個模組和/或電路)可能是單個處理設備或多個處理設備。這種處理設備可能是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訊號處理器、微電腦、中央處理單元、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狀態機、邏輯電路、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基於電路的硬編碼和/或操作指令操作信號(類比和/或數位)的任何設備。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可能具有相關聯的記憶體和/或集成記憶元件,其可能是單個存放裝置、多個存放裝置和/或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的嵌入電路。這種存放裝置可以是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易失性記憶體、非易失性記憶體、靜態記憶體、動態儲存裝置器、快閃記憶體、高速緩衝記憶體和/或儲存數位資訊的任何設備。應該注意的是,如果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包含多於一個的處理設備,該處理設備可能集中分佈(例如,通過有線和/或無線匯流排結構直接連接)或可能分散分佈(例如,通過區域網和/或廣域網路的間接連接的雲計算)。還應注意的是,如果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通過狀態機、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邏輯電路實現其功能的一個或多個,那麼儲存相應操作指令的記憶體和/或記憶元件可能嵌入在或外接於包括狀態機、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邏輯電路的電路。仍然應注意的是,記憶元件可儲存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執行的硬編碼和/或操作指令,該硬編碼和/或操作指令對應於在一幅或多幅圖中闡述的步驟和/或功能的至少一些。這種存放裝置或記憶元件可包含在製品中。 本發明的描述過程還借助方法步驟的方式來描述特定功能的執行過程及其相互關係。為便於描述,文中對這些功能性模組和方法步驟的邊界和順序進行了專門的定義。在使這些功能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也可重新定義他們的邊界和順序。但這些對邊界和順序的重新定義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主旨和所聲明的保護範圍之中。可定義替代性邊界和序列,只要能適當執行特定的功能和關係。因此,任何上述替代性邊界或序列在聲明的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內。此外,為了描述的方便,這些功能組成模組的界限在此處被專門定義。當這些重要的功能被適當地實現時,變化其界限是允許的。類似地,流程圖模組也在此處被專門定義來說明某些重要的功能,為廣泛應用,流程圖模組的界限和順序可以被另外定義,只要仍能實現這些重要功能。上述功能模組、流程圖功能模組的界限及順序的變化仍應被視為在權利要求保護範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也知悉此處所述的功能模組,和其它的說明性模組、模組和元件,可以如示例或由分立元件、特殊功能的積體電路、帶有適當軟體的處理器及類似的裝置組合而成。 同樣地,至少部分地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描述。本文中,本發明的實施例用於對本發明、其一個方面、其特徵、其概念和/或其示例進行解釋。裝置、製品、機器和/或體現本發明的過程的物理實施例可包含參照本文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描述的各方面、各特徵、各概念、各示例等的一個或多個。此外,從一幅圖到另一幅圖,各實施例可能合併有相同或相似命名的、使用相同或不同標號的功能、步驟、模組,就這種情況而言,各功能、各步驟、各模組等可能是相同或相似的功能、步驟、模組等或不同的功能、步驟、模組。 除非特定指出,在本文所呈現的各圖的任何圖中,來自、到和/或在各元件間的信號可能是類比的或數位的、連續時間的或離散時間的、以及單端的或差分的。例如,如果信號路徑顯示為單端路徑,它同樣表示差分信號路徑。相似地,如果信號路徑顯示為差分路徑,它同樣表示單端信號路徑。如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理解的是,儘管本文描述了一個或多個特定體系架構,但是也可使用未顯示的一個或多個資料匯流排、各元件間的直接連通性和/或其他元件間的間接連接來實施其他體系架構。 在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的描述中使用了術語“模組”。模組包含通過硬體實現的、執行一個或多個功能的功能模組,所述一個或多個功能例如對一個或多個輸入信號進行處理以產生一個或多個輸出信號。實現模組的硬體可能自身結合軟體和/或固件來運行。如本文所使用的,模組可包含一個或多個自身是模組的子模組。 儘管本文清楚地描述了本發明的各個功能和特徵的特定組合,但是這些特徵和功能的其他組合也是可能的。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本文公開的特定示例,並清楚地包含有這些的其他組合。 模式選擇表: 10‧‧‧無線通信系統 12-16‧‧‧基站(BS)和/或接入點 18‧‧‧筆記本主機 20‧‧‧個人數字助理主機 22‧‧‧蜂窩電話主機 24‧‧‧個人計算機主機 26‧‧‧筆記本主機 28‧‧‧蜂窩電話主機 30‧‧‧個人數字助理主機 32‧‧‧個人計算機主機 34‧‧‧網路硬件 36‧‧‧區域網連接 38‧‧‧區域網連接 40‧‧‧區域網連接 42‧‧‧廣域網連接 50‧‧‧處理模組 52‧‧‧記憶體 54‧‧‧無線電介面 56‧‧‧輸出介面 58‧‧‧輸入介面 60‧‧‧無線電 62‧‧‧主機介面 64‧‧‧基帶處理模組 66‧‧‧記憶體 68-72‧‧‧射頻(RF)發射器 74‧‧‧發射/接收(T/R)模組 75‧‧‧數字濾波器和向上採樣模組 77‧‧‧數模轉換模組 79‧‧‧模擬濾波器 76-80‧‧‧接收器 81‧‧‧向上轉換模組 83‧‧‧功率放大器 85‧‧‧RF濾波器 82-86‧‧‧天線 87‧‧‧濾波的符號 88‧‧‧RF出站數據 89‧‧‧模擬信號 90‧‧‧出站符號流 91‧‧‧濾波的模擬信號 92‧‧‧出站RF信號 93‧‧‧本地振盪 94‧‧‧入站RF信號 95‧‧‧高頻信號 96‧‧‧入站符號流 97‧‧‧放大的高頻信號 100‧‧‧本地振盪模組 101‧‧‧RF濾波器 102‧‧‧模式選擇信號 103‧‧‧低噪聲放大器(LNA) 105‧‧‧可編程增益放大器(PGA) 107‧‧‧向下轉換模組 109‧‧‧模擬濾波器 111‧‧‧模數轉換模組 113‧‧‧數字濾波器及向下採樣模組 170‧‧‧解多路複用器 171‧‧‧速率選擇 172‧‧‧擾頻器 173‧‧‧收模式選擇信號 174‧‧‧通道編碼器 175‧‧‧模式管理器模組 176‧‧‧交錯器 179‧‧‧速率設置 180-184‧‧‧符號映射器 186-190‧‧‧IFFT/循環前綴模組 192‧‧‧時/分編碼器 194-198‧‧‧數字濾波器/向上採樣模組 200-204‧‧‧數模轉換模組 206-216‧‧‧模擬濾波器 218-222‧‧‧I/Q調製器 224-228‧‧‧RF放大器 230-234‧‧‧RF濾波器 236-240‧‧‧天線 252-256‧‧‧RF濾波器 258-262‧‧‧低噪聲放大器 264-268‧‧‧I/Q解調器 270-280‧‧‧模擬濾波器 282-286‧‧‧模數轉換器 288-292‧‧‧數字濾波器及向下採樣模組 294‧‧‧時/分解碼器 296-300‧‧‧快速傅立葉變換/循環前綴去除模塊 302-306‧‧‧符號解映射模組 308‧‧‧多工器 310‧‧‧解交錯器 312‧‧‧通道解碼器 314‧‧‧解擾模組 321‧‧‧通道解碼器 1200‧‧‧接入點(AP) 1202‧‧‧WLAN設備 1204‧‧‧WLAN設備 1206‧‧‧WLAN設備 圖1是無線通訊系統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是無線通訊設備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是射頻(RF)發射器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是RF接收器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5是資料的基帶處理方法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6是進一步限定圖5的步驟120的方法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7-9是對加擾資料(scrambled data)進行編碼的各個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0A和10B是無線電發射機的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1A和11B是無線電接收器的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各方面和/或各實施例運行的接入點(AP)和多無線區域網(WLAN)設備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3是無線通訊設備和集群器(cluster)的實施例的示意圖,所述集群器可用於支持與至少一個額外無線通訊設備進行通訊。 圖14是OFDM(正交頻分多工)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5是使用在單用戶(SU)應用的分組通訊中的前導信號(preamble)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6是使用在單用戶(SU)應用的分組通訊中的前導信號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7是使用在多用戶(MU)應用的分組通訊中的前導信號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8是不同傳輸類型的前導信號格式選項的選項表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9是兩個或更多個通訊設備間的通訊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0、圖21和圖22是一個或多個無線通訊設備的操作方法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18-32‧‧‧無線通訊設備 50‧‧‧處理模組 52‧‧‧記憶體 54‧‧‧無線電介面 56‧‧‧輸出介面 58‧‧‧輸入介面 60‧‧‧無線電 62‧‧‧主機介面 64‧‧‧基帶處理模組 66‧‧‧記憶體 68-72‧‧‧射頻(RF)發射器 74‧‧‧發射/接收(T/R)模組 76-80‧‧‧接收器 82-86‧‧‧天線 88RF‧‧‧出站數據 90‧‧‧出站符號流 92‧‧‧出站RF信號 94‧‧‧入站RF信號 96‧‧‧入站符號流 100‧‧‧本地振盪模組 102‧‧‧模式選擇信號
权利要求:
Claims (10) [1] 一種裝置,其包括:基帶處理模組,用於根據第一前導信號類型或第二前導信號類型、生成包括前導信號的信號,其中所述第一前導信號類型僅對應開環單用戶傳輸;及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對應單使用者波束成型傳輸或多用戶傳輸;及至少一個天線,用以發射所述信號或至少一個與所述信號對應的額外的信號到至少一個無線通訊設備;及其中所述第一前導信號類型包括至少一個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後面是信號場、後面是至少一個額外的長碼部分;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包括至少一個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後面是信號場、後面是至少一個額外的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及所述前導信號後面是資料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其中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對應多使用者傳輸;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包括後面有至少一個額外的信號場的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及根據第二前導信號類型,所述信號場可指示與所述至少一個額外的信號場有關的解調編碼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天線用於發射所述信號、或與所述信號對應的所述至少一個額外的信號到多個無線通訊設備;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包括後面有至少一個額外的信號場的所述至少一個長碼部分;所述信號場包括具有可由基礎服務集中的所有的所述多個無線通訊設備進行處理或解調的相對最低的調製編碼集的第一多個位;及所述第二信號場包括用於所述基礎服務集中的所述多個無線通訊設備中的選擇的至少一個的第二多個位。 [4] 一種裝置,其包括:基帶處理模組,用於根據第一前導信號類型或第二前導信號類型、生成包括前導信號的信號,其中所述第一前導信號類型僅對應開環單用戶傳輸;及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對應單使用者波束成型傳輸或多用戶傳輸;及至少一個天線,用於發射所述信號或至少一個與所述信號對應的其它信號到至少一個無線通訊設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前導信號類型包括至少一個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後面是信號場、後面是至少一個其它的長碼部分;及所述前導信號後面是資料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對應多使用者傳輸;及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包括至少一個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後面是信號場、後面是至少一個其它的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及所述前導信號後面是資料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對應多使用者傳輸;及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包括至少一個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後面是第一信號場、後面是至少一個額外的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額外的長碼部分、後面是第二信號場;及所述前導信號後面是資料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天線用於發射所述信號、或與所述信號對應的所述至少一個額外的信號到多個無線通訊設備;所述第一信號場包括具有可由基礎服務集中的所有的所述多個無線通訊設備進行處理或解調的相對最低的調製編碼集的第一多個位;及所述第二信號場包括用於所述基礎服務集中的所述多個無線通訊設備中的選擇的至少一個的第二多個位。 [9] 一種用於操作通訊設備的方法,其所述方法包括:根據第一前導信號類型或第二前導信號類型、生成包括前導信號的信號,其中所述第一前導信號類型僅對應開環單用戶傳輸;及所述第二前導信號類型對應單使用者波束成型傳輸或多用戶傳輸;及通過所述通訊設備的至少一個天線,發射所述信號或至少一個與所述信號對應的額外的信號到至少一個無線通訊設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前導信號類型包括至少一個短碼部分、後面是至少一個長碼部分、後面是信號場、後面是至少一個額外的長碼部分;及所述前導信號後面是資料場。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31191B|2016-04-21|用於操作通訊設備的方法及裝置 US9407485B2|2016-08-02|Short training field | for use within single user,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WI531198B|2016-04-21|通信裝置及用於操作通信裝置的方法 US9553649B2|2017-01-24|Distributed signal fiel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622247B2|2017-04-11|Preamble and header bit allocation for power savings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350430B2|2016-05-24|Multi-user null data packet | sounding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750192B2|2014-06-10|Multi-user uplink communications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492949B1|2015-02-12|단일 사용자, 다수 사용자, 다중 액세스, 및/또는 mimo 무선 통신들 내에서의 주파수 선택적 송신 TWI531193B|2016-04-21|一種接入點、設備及操作通信裝置的方法 TWI487312B|2015-06-01|用於操作無線通信設備的方法和裝置 US8879523B2|2014-11-04|Management frame directed cluster assignment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619676B2|2013-12-31|Legacy cyclic shift delay |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signaling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WI559718B|2016-11-21|用於操作通信設備的裝置以及方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EP2518929A3|2013-05-22| EP2518929A2|2012-10-31| CN102790662B|2018-05-04| US9184969B2|2015-11-10| US20120269123A1|2012-10-25| TWI531191B|2016-04-21| CN102790662A|2012-11-21| EP2518929B1|2015-11-18|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9544914B2|2013-11-19|2017-01-10|Intel IP Corporation|Master station and method for HEW communication using a transmission signaling structure for a HEW signal field| TWI566562B|2014-04-30|2017-01-11|英特爾Ip公司|高效能無線區域網路(hew)通訊站台及用於使用具有音調配置之最小帶寬單元來傳遞較長延時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之方法| US9961678B2|2013-11-19|2018-05-01|Intel IP Corporation|Master station and method for HEW communication with signal field configuration for HEW OFDMA MU-MIMO wideband channel operation| US10177888B2|2013-11-19|2019-01-08|Intel IP Corporation|Wireless apparatus for high-efficiencycommunication with additional subcarriers| US10368368B2|2013-11-19|2019-07-30|Intel IP Corporation|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multi-user scheduling in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US7233773B2|2004-02-13|2007-06-19|Broadcom Corporation|Configuring a MIMO communication| US7856068B1|2005-06-28|2010-12-21|Ralink Technology Corporation|Nested preamble for multi input multi 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7855993B2|2005-08-23|2010-12-21|Agere Systems Inc.|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fluctuations during preamble training in a multip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yclic delays| US8351519B2|2008-08-15|2013-01-08|Qualcomm Incorporated|Embedding information in an 802.11 signal field| US20100290449A1|2008-08-20|2010-11-18|Qualcomm Incorporated|Preamble extensions| US8437440B1|2009-05-28|2013-05-07|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PHY frame formats in a system with more than four space-time streams| US9503931B2|2009-08-12|2016-11-22|Qualcomm Incorporated|Enhancements to the MU-MIMO VHT preamble to enable mode detection| US9935805B2|2009-08-25|2018-04-03|Qualcomm Incorporated|MIMO and MU-MIMO OFDM preambles| US8619655B2|2010-06-09|2013-12-31|Broadcom Corporation|Cyclic shift delay short training field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ignaling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itons|WO2012148487A1|2011-04-26|2012-11-01|Intel Corporation|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low power wireless networks| US20120327871A1|2011-06-24|2012-12-27|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Non-legacy preamble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O2013082489A1|2011-12-02|2013-06-06|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ffic signaling and contr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3557830A1|2012-01-13|2019-10-23|Marvell World Trade Ltd.|Data unit format for single user beamforming in long-rang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US8942311B2|2012-02-15|2015-01-27|Marvell World Trade Ltd.|Low bandwidth PHY transmission in a wider bandwidth| US9055468B2|2012-04-02|2015-06-09|Qualcomm Incorporated|Frame formats and timing parameters in sub-1 GHz networks| US9179496B2|2012-04-02|2015-11-03|Qualcomm Incorporated|Tone scaling parameters in Sub-1 GHz networks| US9100947B2|2012-04-02|2015-08-04|Qualcomm Incorporated|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s in sub-1 GHz networks| KR101796125B1|2013-01-02|2017-11-09|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다중모드 지원 기지국의 프리앰블 송신 장치 및 다중모드 지원 사용자 단말의 프리앰블 검출 장치| CN103067880A|2013-01-09|2013-04-24|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发送集群消息的方法和网络侧设备、终端设备| US9060338B2|2013-03-14|2015-06-16|Qualcomm Incorporated|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between low-power, single-chain listen and multiple-chain demodulation| WO2015073437A1|2013-11-12|2015-05-21|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WO2015074461A1|2013-11-19|2015-05-28|Intel IP Corporation|Hew station and method for ul mu-mimo hew with improved receiver performance| EP3206351B1|2014-10-08|2021-10-06|LG Electronics Inc.|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frame in a wireless lan system| BR112017008123A2|2014-10-20|2018-06-19|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Wireless LA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WO2017078370A1|2015-11-02|2017-05-11|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mcs 알림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513456B1|2016-10-13|2021-04-28|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beam forming|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US201161478537P| true| 2011-04-24|2011-04-24|| US201161493577P| true| 2011-06-06|2011-06-06|| US201161496153P| true| 2011-06-13|2011-06-13|| US201161501239P| true| 2011-06-26|2011-06-26|| US201161507955P| true| 2011-07-14|2011-07-14|| US201161512363P| true| 2011-07-27|2011-07-27|| US201161522608P| true| 2011-08-11|2011-08-11|| US201161542602P| true| 2011-10-03|2011-10-03|| US201161561722P| true| 2011-11-18|2011-11-18|| US201161577597P| true| 2011-12-19|2011-12-19|| US201261584142P| true| 2012-01-06|2012-01-06|| US201261592514P| true| 2012-01-30|2012-01-30|| US201261595616P| true| 2012-02-06|2012-02-06|| US201261598293P| true| 2012-02-13|2012-02-13|| US201261602504P| true| 2012-02-23|2012-02-23|| US13/453,703|US9184969B2|2011-04-24|2012-04-23|Preamble for use within single user,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